1924年——1955年
1948年12月,黄桥解放,经过战争洗礼的黄中千疮百孔、百废待兴。恢复一度停办的黄中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,也成为全县人民共同的心声。这样黄中的重建工作就开始了。
(1)迁址
黄桥中学前身是私立黄桥中学。解放前校址在黄桥镇南郊。1940年名震国内外的黄桥战役前敌指挥所就设在那里。日军和国民党盘踞期间,黄桥中学原校区遭到了严重破坏,解放初,已是千孔百疮,于是学校决定迁址。新校址选在了地域开阔、又有一定办学条件的道院,就是现在十桥中路黄中的校址。1949年1月私立黄桥中学整体搬迁到此。
1980年——1996年
1984年秋,学校体制改革,实行党政分开,领导班子作了调整。
1984年9月6日,黄桥中学举行隆重的60周年校庆活动。
1993年,旅居台湾的丁廷楣先生捐资50万元人民币建成"廷楣书馆",藏书近8万册,其中有丁廷楣先生赠送的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平装《百衲本24史》58本,精装《资治通鉴今注》15本,精装《清代史》5本等等。
1956年——1966年
创建高中部,艰难求发展
(1)十年发展概况
1956年,随着黄中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,经县教育局批准,黄桥中学恢复了高中部。当时的黄中高中每年只收两个班,共120人。严格按考试分数招生,即使是教师子女,如果分数不够,也不能照顾入学。
当时任教的语文是陈静、陈克诚老师,数学是黄伯梁老师,外语是戴传师老师,化学是蒋光宏老师等。教师勤奋工作,学生刻苦学习,59年、60年两届毕业生每年均有一百多人考入大学。1965年黄中高考入学率已超过90%。
1997年——2014年
2000年,学校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。
2000年10月,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,学校更名为"江苏省黄桥中学"。
2004年9月6日,黄桥中学举行80周年校庆活动。2004年,经江苏省教育评估院评估,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,省教育厅批准,学校成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。2014年9月6日,黄桥中学举行90周年校庆活动。
1968年——1979年
1968年秋,学校复课,成立校革会。
1974年,学校有高中班12个,初中班24个,学生1400多人,教职工90多人。
1977年,"文革"结束,恢复高校招生制度。泰兴县政府为了充分发挥老完中的办学优势,为黄中作出了适当增加高中轨制、压缩初中班的决定,确定高中4轨、初中4轨,黄桥中学出现了新的转机。
1979年,黄桥中学被列为泰兴县重点中学。
2015年——至今
江苏省黄桥中学新校区是自2012年施工以来,在市、镇两级党委、政府的关心监督下,经过广大施工者的精心施工,教学楼、实验楼、图书馆、食堂、综合楼、宿舍楼先后于2014年8月、9月、11月通过了工程竣工验收和室内环境检测验收。
2015年9月1日前全校整建制搬迁
2016年9月,教育局副局长、党工委委员肖春华担任学校党委书记,校长。
Comment list 共 0 条评论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